(资料图)
智通财经APP获悉,12月12日晚间,通威股份(600438)(600438.SH)发布公告,拟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年产25GW高效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项目计划于2023年开工建设,并力争于2023年年底前投产,预计固定资产投资约40亿元。这是公司公告将在江苏省盐城市投资约40亿元建设年产25GW高效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后,在高效光伏组件业务的又一“大手笔”投资,时隔不到三个月。
对于此次投建,通威股份表示,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公司顺应行业发展趋势,适当拓展组件环节,有利于充分发挥自身在高纯晶硅和太阳能(000591)电池领域的领先优势,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光伏产业结构,保障公司光伏业务的稳健发展,符合公司“打造世界级清洁能源运营商”的发展战略。同时,预计该项目不会对其2022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构成重大影响。
此前9月22日,公司宣布将在盐城市投资建设年产25 GW高效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预计固定资产投资约40亿元。公司表示,为产业链合作伙伴提供优质优价的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产品的同时,也为终端用户输出高性价比的组件产品。
通威股份盐城项目规划建设周期为24个月,不过考虑组件产能实际扩产速度,通威股份最快在明年实现新增50GW组件产能,加上现有产能,公司在组件环节已接近一线企业规模。据财联社12月13日消息,通威股份现有组件产能为14GW。
投资接连落地的同时,通威年内已接连斩获多个组件订单。11月1日,通威集团称,自今年宣布正式入局组件以来,通威已连续中标近4GW的光伏组件规模,在手订单已接近8GW。
通威股份是光伏硅料和电池片双龙头。截至上半年,公司已形成高纯晶硅年产能23万吨,太阳能电池年产能 54GW。今年前三季度,受益于多晶硅量价齐增,公司营收首次破千亿,净利润217.3亿元,同比增长265.54%,成为光伏板块最赚钱公司。
不过,随着多晶硅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产业链供需矛盾有望得到缓解,硅料价格已有所下行,目前致密料均价为28.8万元/吨,较此前高点已回落超过10%,且还有继续下降空间。业内分析认为,上游产品价格回调之后,将进一步刺激终端需求增长的预期,或是通威扩产组件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同日,晶澳科技(002459.SZ)抛出百亿投资计划,拟斥资115.47亿元投建石家庄年产10GW切片及10GW电池项目、石家庄新型电池技术研发中心项目、东台年产10GW电池和10GW组件项目,预计总投资额115.47亿元。项目建设周期分别为11个月、12个月、24个月。
晶澳科技表示,上述项目有利于公司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项目投产后,能够有效提高高效产品的产能,满足市场对高效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和一体化盈利能力。这已是晶澳年内第九次扩充一体化产能,合计投资额超过500亿元。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