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今天,一场备受关注的考试——中国美术学院(下文简称“中国美院”)2023年本科招生(复试),在该校象山校区拉开帷幕。作为疫情影响两年后的首场线下考试,本次复试为期三天,共1.7万人次参加。
开考首日,有6000多名报考中国画、书法学、图像与媒体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前来参加考试。许多考生都是昨天特地从外地赶来。窦同学是从沈阳过来的,身上的行李,手里的画架、画盒,是她这次来杭的全部装备。“从去年九月开始,每天都会画十几个小时,终于等到了今天。”她有些激动地说。从湖南来赶考的刘同学,今年是第二次参加考试了,“这次报了很多所学校,但最想进的还是中国美院。”
据了解,今年中国美院计划招收本科生1620名(含2023年普通类计划170人,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招生75名;面向浙江省招收“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70名;文化与旅游部援疆援藏普通类招生5名等)。今年1月9日-11日,4万余名考生参加了线上初试,约9000名考生入围复试。每位考生可以报考两个专业,部分专业报录比超过50:1。
中国画与人像素描的复试在20号教学楼举行,偌大的场馆内充斥着考生们挥毫作画时窸窸窣窣的声响,巡视的老师们在场馆内来回走动。“与初试强调学科素养不同,复试更注重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比如笔墨水平、基础造型能力、色彩表现力等。”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老师向记者透露,考试会为学生提供三张照片,让考生们根据自己想学的专业选择一张进行临摹。
临近考试结束,在另一个考场内,报考图像与媒体艺术大类的考生们基本完成了水彩画的作画,排队来到门口吹干自己的画作。离考试结束还有七分钟时,杨同学率先交卷,她拎着小水桶,衣服上沾满了颜料也没发现。对自己今天的表现,她语气轻快地说:“算是正常发挥吧。”后面出来的同学中,不少人表示,参加了两三年的集训,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也有人说“高手太多”,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应考。
校门外,许多家长东张西望着,等待着自己的孩子从考场中出来。手捧一朵针织“向日葵”的曹女士,昨天特地从深圳陪孩子前来,“还有下午和明天一天的考试,希望孩子能稳定发挥,考出好成绩。”
据悉,23日至24日为设计学、美术学、环境设计类(大类)考试。本次复试成绩将于4月中旬公布。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