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一粒粒金灿灿的玉米粒,经过筛选、打磨、精制等工艺,变身为玉米淀粉、玉米糁等产品后,身价倍增。3月23日,记者走进宜君县棋盘镇棋盘村发现,从种植到加工、从秸秆编织到电商交易,这里的玉米产业链正不断延伸,串起了一条“富民链”。
宜君县昼夜温差大,玉米生长期超过180天,糖分和淀粉能得到有效积累。加工好的玉米糁熬煮后,味道香浓。
“这么好的玉米,如果进行深加工,能给当地群众带来更大收益。我们的玉米加工厂成立于2020年,使用的都是最新的生产设备。玉米加工品从原粮到成品要经过12道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陕西山水宜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白亚军介绍。
据了解,这座标准化玉米加工厂引进自动化制粒设备,日可处理玉米10余吨。加工厂的投入使用,补齐了棋盘村玉米加工短板,延伸了产业链。
马俊玲是棋盘村玉米秸秆手工艺品编织车间工人,身为单亲妈妈,拉扯两个孩子实属不易。来到车间工作后,马俊玲的生活变了样。“以前生活太困难了。在这儿上班后,我每个月挣1000多元,加上干保洁,平时再打个零工,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马俊玲说。
不仅是马俊玲,玉米秸秆手工艺品编织车间自2018年成立以来,已累计带动11名困难群众就业。
为了让村里玉米产品有市场、卖得好,棋盘村积极发展农村电商经济,探索出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随着棋盘村的玉米加工厂、手工艺品编织车间以及电商服务平台的发展,不仅玉米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也极大提高了村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
“下一步,棋盘村将做精做强玉米产业,扩大生产规模,未来将会引进玉米酒、玉米醋、玉米糖等生产线,并为企业打造过硬的物流配送品牌,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致富。”棋盘村党支部书记李新荣说。
近年来,宜君县依照《宜君县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规划(2022—2024)》《宜君县玉米产业链规划》《宜君县特色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5335”玉米种植模式,试验示范“陕单605”等适合当地生产的优势品种。目前,全县玉米播种面积41万亩以上,大豆玉米复合种植6200余亩,试验试种的渭北旱地春玉米单产达到1070公斤,刷新渭北旱塬单产最高纪录。记者 赵杨博 通讯员 王歆浩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