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央视网消息:餐饮作为服务行业的一个重要部分,今年以来恢复发展态势稳定向好。作为餐饮消费的升级,我国预制菜产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2年达到了4196亿元。一盘预制菜,不但在消费端改变了许多人的餐饮习惯,也同时在原料端带动了产业链升级。
在广东肇庆,50岁的黑鱼养殖户谭杏葵采用的新型集装箱养鱼,就是预制菜产业链上的一环。
在这套集装箱养鱼系统中,30亩的生态鱼塘提供优质水源,养殖水经过四级鱼塘处理,做到循环使用,实现零碳排放。这样的养鱼方式,对于农户来说不仅能增收,还是对传统养鱼方式颠覆性的改变。
黑鱼从养殖户的鱼塘来到加工厂,切片、去骨、修整边角、机器切片、清洗后上浆滚油、包装打包出货,整个环节只需6个小时,就可以进入市场。保鲜,不是添加防腐剂,而是进入冷冻室,利用即冻技术进行30分钟锁鲜。预制菜的快速发展,对质量口感的升级追求,正带动农村产业绿色发展,促进农户增收,也孕育了更多新行当。来自广西的黑鱼开片师黄万勇,就是伴随预制菜产业成长起来的新工匠。
黑鱼开片师 黄万勇:一开始不适应,刚开始学的时候手麻,一个小时能杀二三十斤鱼。后来慢慢就习惯了,我的最高纪录是一天杀了3000斤鱼。广东这边工厂大一点,工资就高一点,来到这边才有钱买车。
在广东,从鱼塘到餐桌,酸菜鱼的预制菜产业链覆盖了从鱼的种苗繁育、饲料生产、黑鱼养殖、鱼片加工的完整供应链网络。广东省去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加快推进预制菜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预制菜分类基础标准、品质评价检测标准等制定。
随着锁鲜冷链等技术的升级,从前不能做成预制菜的食材也有了新生命。以前,市场上小龙虾相关的预制菜主要以冷冻为主,做冷鲜的工厂寥寥无几。在江苏淮安盱眙县,新建的液氮速冻生产线等智能化设备,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技术锁鲜的创新让冷吃小龙虾成为现实。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