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我国将迎来第十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不断提升,让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6月9日上午,由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西安高新区宣传文旅局承办的“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202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西安高新区大仁遗址公园启动。
(相关资料图)
市民参观非遗展示
脸谱绘画技艺非遗展示
关中酒酿、社火脸谱、鱼化泥叫叫、古法造纸、西安剪纸……在活动举办地——西安高新区大仁遗址公园中心广场,各类非遗展演纷纷“上演”,为市民群众带来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鱼化泥叫叫已经流传了200多年了,这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希望大家能够关心我们自己的文化,多多了解、学习。”鱼化泥叫叫非遗传承人杨帆一边动手制作,一边向市民介绍手中的非遗文创展品。
鱼化泥叫叫非遗展示
记者了解到,鱼化泥叫叫又叫“鱼化寨泥塑”,是一种彩色的低温陶玩具哨子,多以戏剧历史人物和神话人物为题,造型古朴、写意,吹气时呜呜作响,具有明显的陕西民间美术地域特色。“希望通过我们今天活动提供的平台,能够很好地展示非遗文化,让人们知道非遗的价值所在,以后我也会一直做下去,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杨帆说。
高新区古琴非遗传承人郭喜萍向学生教授古琴演奏技巧
活动现场,一曲清澈优美的《流水》演奏引得市民纷纷驻足停留,在高新区古琴非遗传承人郭喜萍的弹奏下,学生王女士对古琴的认识更多了一分。“古琴的声音非常优美,初次学习时感觉非常新奇,也打算跟着老师一起练习下去。今天在现场看到了这么多传统非遗项目,近距离接触到非遗文化,感觉到非常新奇,很兴奋。”
“我钻研古琴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也打算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古琴这项非遗技艺,可以说是一辈子都不够。很高兴看到现在国家大力支持传统文化的发展,而非遗又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希望多多举办这样的交流活动,让更多人接触到不同的非遗项目,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焕发新生。”郭喜萍说道。
据悉,本次活动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围绕“匠心非遗 匠造高新”举办非遗购物节展演展销活动及高新区文物展览展示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网络推广、矩阵展播的形式进行呈现,全面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赋能文旅,持续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活力。
本次202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将持续2天,其中“非遗购物节”作为重要内容,通过“巧匠·非遗”“阅赏·非遗”“舌尖·非遗”三大版块,展演高新区部分代表性非遗项目,包括了曲艺、技艺、民俗三大门类8项内容,包含国家级非遗项目北张村楮皮纸制作技艺,省级非遗项目鱼化泥叫叫、户县社火、关中事酒酿造技艺,市级非遗项目西安剪纸以及区级项目古琴制作技艺等,以静态展陈、活态展演相结合方式,将非遗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当下流行的消费方式展演展销,共享保护成果,促进文旅消费。
市民向非遗传承人学习石刻技艺
三宗文物邦家重,十二乡贤史册刊。“文物展览展示活动”选取高新区11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展示,包含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鸠摩罗什舍利塔、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延平门遗址,省级保护单位草堂寺、罗汉寺、杨砺墓、周穆王陵、大仁遗址、郭北遗址等,让市民游客近距离了解历史、探索文化,促进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让丰富多彩的文化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上一篇:清远公用品牌IP形象亮相
下一篇:最后一页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