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记者 戚颖璞
修复老建筑是一个细致活儿,需要靠有经验的工匠们手手相传地去做。但如今,上海有1058处共五批优秀历史建筑,量大面广,光靠人力去修复和维护远远不够。这一痛点该如何破题?
昨天是第十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从市住建委、市房管局和虹口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赓续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品质”市级部门联合主会场活动上获悉,上海正在推动优秀历史建筑管理数字化转型试点,解决修缮人力不足难题。
越来越多优秀历史建筑将装上智能传感器。记者从市房管局了解到,应用智能传感器的老建筑会联动上海市精细化管理平台、城管部门,把监测中主动发现的违规事件纳入网格化闭环管理,提高发现和处置效率。
同时,在外滩第二立面实景三维测绘成果的基础上,推动全市优秀历史建筑实景三维测绘,探索建设优秀历史建筑数字化管理平台,集成数字化测绘成果、智能化监测设备应用、年度调查评估结果分析,逐步形成审批要点、数字化资料服务,辅助联审平台的方案审批,让优秀历史建筑全生命周期保护管理变得更规范、更标准。
在老建筑修复案例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成效显著。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谷志旺介绍,历史建筑数字孪生与智慧感知技术,能实现科学化、精细化修缮,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采用人工智能还有数字检测技术,把它的‘基因’检测出来。比如,水磨石的石子粒径的大小、颜色配比等。原来复原一块水磨石,我们需要做至少几十次的适配,而且要非常有经验的老师傅。现在,一张照片几分钟就可以把配比生成出来,工人再去做小样,不一定需要有几十年经验的老师傅。”他说。
张园街区13栋优秀历史建筑,则应用数字孪生平台,做到了定期“体检”。华建数创(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嘉军说:“一档一册的数字孪生档案库把张园的整个历史记录下来。放大到上海市,所有的优秀历史建筑要建立一个三维可视的档案,形成数字孪生的整体管理平台,可看、可控、可查,甚至于未来可以预测可能存在的风险。”
在探索数字化应用的同时,上海将持续保护修缮,提升区域风貌。以调查评估结论为基础,形成修缮建议清单。逐步建立轮修、督修和通报制度,推进落实保护责任,提升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水平。推动如黄浦区南昌路、虹口区山阴路、徐汇区市音乐学院、杨浦区杨树浦路670号水厂等区域整体修缮项目,结合功能更新、活化利用重现历史风貌。
修缮理念也在发生变化,变得更重“里子”。过去,居住类历史建筑的修缮重点大多放在“外貌”上,粉刷墙面、翻瓦换窗,让它变得更美,可是漏水、水管堵塞等老房子常见的毛病,总会反复。徐汇区房管局副局长姜江表示,里外兼修、更重“里子”,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修缮导向。修老房子不能只关注外墙,图漂亮、图新。现在老房子管线老化的问题突出,以前对这方面的关注度不够,接下来会先把老百姓要求解决的民生问题落实好,在这方面要加大修缮的力度,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上一篇:“神算子”石昱莉赢倍视能高尔夫“尽力一挥”第三站|焦点精选
下一篇:最后一页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