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是推动经济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产学研各得其所,深度融合正当其时。
产学研各方要坚持深度融合、久久为功,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做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篇大文章。
需求导向牵引合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企业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要善于精准把握行业变化趋势和市场需求,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要善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做创新合作的探索者、组织者、引导者。
优势互补促进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配置和优化的过程,推动产学研各方优势互补至关重要。高校、科研院所是高质量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更是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科研成果的转化地。高校、科研院所要切实发挥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精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创新创造需求实际。企业要充分发挥其机制体制灵活、市场敏感度高等优势,产学研各方合力突破一批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政府搭桥服务合作。在产学研深度融合过程中,政府的引领和服务十分重要。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过程中,政府要成为参与者、引导者、服务者,调动高校和企业的积极性。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切实“放”出效果、“管”出质量、“服”出红利。要始终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健全法治保障体系,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机制创新成就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个建立互信、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过程,需要各方建立强大信任基础。信任往往因声誉、能力、关系等因素萌芽,却唯有依靠机制才能常青,机制创新是永葆各方互信和活力的源泉。政府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理顺各方关系,调动各方优势和积极性,打通产学研深度融合通道。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要协同创新科研管理、项目运行、资金运作、激励评价等机制,切实激发广大学者内生动力,为“从0到1”的创新突破和“从1到N”的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青岛大学党委书记 胡金焱)
上一篇:林雷追_关于林雷追概略
下一篇:最后一页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