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近日,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气象局、林草局等部门和单位召开会商会,对7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
综合分析认为,我国七大江河流域将全面进入主汛期,长江、淮河、太湖及松辽等流域存在洪涝灾害风险;强对流天气极端性增强,风雹灾害可能点多面广;有1-2个台风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华南或东南沿海;浙江、安徽、江西、湖北、云南等局地地质灾害风险高;华北、东北等地森林火险等级较高。具体如下:
一是洪涝灾害风险。东北中东部、华东中北部、华中中北部、西南地区西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长江上游干支流、淮河干流及淮南支流、太湖流域钱塘江、松辽流域松花江等部分江河可能发生区域性暴雨洪水,暴雨区部分河流可能超警。此外,极端强降雨可能造成上述地区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库和水电站出险、山洪和城市内涝等灾害。
二是风雹灾害风险。随着气温进一步升高,加之水汽丰沛,东北、华东、华中、西南等部分地区短时强降水、大风、雷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将增多,极端性增强,风雹灾害风险持续偏高。同时,7月为龙卷风高发月份,农村地区雷击亡人情况突出,需加强防范。
三是台风灾害风险。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2-4个台风生成,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有1-2个台风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华南或东南沿海。我国东南沿海可能有1-2次灾害性台风风暴潮过程,东海南海可能有2-3次灾害性海浪过程。
四是地质灾害风险。北京、河北、吉林、辽宁、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区、市)部分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较高,其中浙江西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湖北东部、云南西部等局地地质灾害风险高。
五是高温干旱风险。6月以来我国已发生4次区域高温过程,加剧了西南地区旱情,也给部分地区供水供电等带来压力。7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华南中东部、华东南部、西北地区北部、内蒙古中西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等地降水偏少、温度偏高,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和干旱风险较高,供水、供电形势偏紧,部分地区农业抗旱保苗任务较重。
六是森林火灾风险。受高温少雨及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因素影响,北京北部和西部、天津西北部、河北北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黑龙江西北部、重庆西部、新疆北部等地森林火险等级较高,需重点防范东北和内蒙古林区雷击火以及华北等地高温导致的森林火灾风险。
(中国小康网综合应急管理部网站)
下一篇:最后一页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