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来自陕西省文物局的消息,7月9日,陕西黄河流域旧石器考古研究最新成果发布。
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支持下,陕西持续开展黄河流域旧石器考古发掘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
(资料图)
△黄河沿岸旧石器遗址
2019年至2023年,在黄河西岸及其支流无定河、北洛河等流域,新发现150余处旧石器遗址,多样化的石器技术面貌,展现了距今70多万年至1万年前后古人类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生存画卷。
△黄河沿岸调查发现的旧石器
2021年至2022年,在南洛河流域首次发掘揭露出厚达24米的地层堆积物,发现了距今110多万年至3万年左右长达百万年、基本连续的古人类文化遗存。
△南洛河流域洛南夜塬遗址发掘
2022年至2023年,在石川河流域首次发现旧石器遗址,填补了渭北中部广大区域旧石器遗址分布的空白。特别是在其中的庙沟遗址,发现了一处包含丰富石制品,距今60多万年至3万年前后的典型黄土剖面,将该地区古人类的活动上溯至距今约60万年前。
△石川河流域庙沟遗址剖面
△石川河流域朱黄堡遗址出土石制品
在朱黄堡遗址,距今13万至4万年多个连续文化层中,发掘出土了7000余件石制品,表现出很强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过渡性”特点,为构建黄河中游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演变序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过去,陕西曾发现了蓝田人、大荔人、黄龙人等重要的古人类化石,基本构建起了中国百万年以来比较完整的古人类演化链条。此次黄河流域旧石器考古研究最新成果拓展了黄河流域古人类生存演化的时空框架,更加有力地实证了我国百万年不间断的人类发展史。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上一篇:成都大运会引入转转集团二手循环服务,打造“双碳”先锋赛会
下一篇:最后一页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