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骄阳似火。一场思维碰撞会正在浙北山区湖州市安吉县鄣吴镇的上吴村火热进行,参与者是一批“斜杠青年”,其中不乏时尚杂志媒体从业者、艺术文化品牌策展人,他们讨论的议题是村里“头等大事”——扇产业整合与发展。
鄣吴镇是一代书画大师吴昌硕的故乡。扇产业是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有100多家各类制扇企业及手工作坊,制扇从业人员千余人。随着市场行情的不断走俏,企业主和制扇大师们对品牌包装的设计、扇面的设计、电商直播等方面越来越重视,创新需求逐步增大。
“这里是制扇核心区,想做大做强必须推出自己的品牌。”发言的是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徐义勇。去年他放下在外奋斗多年的生意,被“劝”回家乡,成为村里的后备干部。有了青年力量的支持,上吴民宿集群的推动、手工扇匠人的培育和新业态的布局很快有了实质性进展。
(相关资料图)
“在乡村振兴新青年行动中,我们加大力度推动本土人才兴乡、服务在外人才返乡、动员社会人才下乡,源头涵育乡村振兴带头人。”安吉县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南璐说,出台的系列政策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回乡创业,他们以经营性的思维、敢闯敢拼的气魄影响和改变着乡村。
毕业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的孙亦武在鄣吴镇鄣吴村投资建设了垂直雾培植物工厂科研示范项目,专注于植物垂直雾培及研发、销售植物工厂的关键技术及产品,总投资6600万元。“智能模拟仓现已进入装修收尾阶段,这样的效率是青年特有的‘属性’,我主要看中这里的创业氛围,明确方向后就全力开干。”孙亦武说。
绿水青山间,青年人才不断进驻,有人带项目、有人携技术、有人拼才艺,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今年小镇建成‘溪南静室·ICCD’百人园,将招引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人才项目集中在此,9个项目50余名青年大学生首批入驻,其中包含10余名来自国内外名校的硕博人才。”鄣吴镇副镇长吴胜枫说。
鄣吴镇文化根脉深厚,这里开放包容,不仅“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本地的青年也有一展身手的好机会。95后胡颖是本地制扇大师胡满根的女儿,大学毕业后回乡继承父业。“镇里年产扇子5000万把,全国竹扇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市场上的文玩折扇,70%左右产自鄣吴。”胡颖一边在扇面上写着《兰亭序》,一边向记者介绍,“普通的扇骨配白扇面,售价3000元,但配上我写的字,价格再涨1000元。”
胡颖除了给扇面配字,还利用专业所学,给扇子设计新头型。她以踮脚的女性形象设计了一款头型,受到了不少玩家的喜欢,并成功申请了专利。如今,胡颖还成立了工作室,和许多“扇二代”一起出谋划策,让当地传统产业有新的发展。
鄣吴镇将当地的归仁里文化街区、集散中心作为主要承载地,打造鄣吴昌硕国际青年创业中心,为大学生团队提供定制化创业空间,提供精准的创业服务。充分利用非遗街区、民宿共富村内闲置房屋,以点状分布形式,打造有核心无边界的青创中心,为青年创业提供更好的空间。
为了让青年真正扎根乡村成为可能,鄣吴镇急青年之所急,租用强村公司房屋和周边民宿(农家乐)等资源打造人才公寓。“经过招引,目前在鄣吴镇内创业奋斗的青年有200余名。”镇党委书记梅本炜说,镇里不仅提供社保(医保)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个性化扶持政策,安排专人提供工商注册、知识产权申请等服务,还成立青春社团,组织青年人才开展文娱活动、健康运动等,为他们在乡村实现梦想搭建舞台,让他们“留得住、能发光”。
眼下,越来越多的90后青年人才返乡传承竹扇制作技艺,陆续开起了个人制扇工作室。返乡青年陈宇去年入选了“浙江青年工匠”名单,他说:“我会继续扎根乡村,专注制扇技艺,在广阔天地做出一番事业。”
(本报记者 陆健 本报通讯员 俞莹)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陆健
责任编辑:品一
上一篇:800架无人机如意湖畔深情告白
下一篇:最后一页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